壓濾機是固特分離的重要設備之一,在物料調好的下,通過進料泵打入壓濾機濾室腔里,經過過濾介質(濾布、濾紙等)截留固相,排除液相,截留后的固相經過泵的初步擠壓,以及隔膜的二次壓榨,進一步榨干濾餅,降低含水率,那么,濾餅的含固率是怎么檢測出來的呢?這里涉及的就是過濾與分離的理論性問題了,下面來詳細談一談:
污泥是水處理過程的副產物,包括篩余物、沉泥、浮渣和剩余污泥等。污泥體積約占處理水量的0.3%~0.5%左右,如水進行深度處理,污泥量還可能增加0.5~1倍。是使污泥減量、穩定、及綜合利用。
(1)按成分不同分:
污泥:成分復雜易于腐化發臭,顆粒較細,比重較小(約為1.02~1.006),含水率高且不易脫水,屬于膠狀結構的親水性物質。初次沉淀池與二次沉淀池的沉淀物均屬污泥。
沉渣:以無機物為主要成分。其主要是顆粒較粗,比重較大(約為2左右),含水率較低且易于脫水,流動性差。沉砂池與某些工業廢水處理沉淀池的沉淀物屬沉渣。
(2)按來源不同分:
初次沉淀污泥(也稱生污泥或新鮮污泥):來自初次沉淀池。
剩余生化污泥(也稱生污泥或新鮮污泥):來自活性污泥法后的二次沉淀池。
腐殖污泥(也稱生污泥或新鮮污泥):來自生物膜法后的二次沉淀池。
消化污泥(也稱熟污泥):生污泥經厭氧消化或好氧消化處理后的污泥。
化學污泥(也稱化學沉渣):用化學沉淀法處理污水后產生的沉淀物。例如,用混凝沉淀法去除污水中的磷;投加硫化物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屬離子;投加石灰中和酸性污水產生的沉渣以及酸、堿污水中和處理產生的沉渣等均稱為化學污泥。
(3)城市污水廠污泥的特性見表8-1
表8-1 城市廢水廠污泥的性質和數量
污泥種類 | 污泥量 g/(L.d) | 含水率 % | 相對密度 | 比阻 s2/g |
沉砂池沉渣 | 0.03(L/m3) | 60 | 1.5 | |
初沉池污泥 | 14~25 | 95~97.5 | 1.015~1.02 | (1.31~2.11)×1010 |
活性污泥法污泥 | 7~19 | 96~98 | 1.02 | 2.80×1010 |
生物膜法污泥 | 10~21 | 99.2~99.6 | 1.005~1.008 |
污泥輸送的方法:管道輸送(重力管道和壓力管道);卡車;駁船等。
管道輸送:適用于污泥輸送的目的地相當穩定;污泥的流動性能較好,含水率較高;污泥所含油脂分成較少,不會粘附于管壁縮小管徑增加阻力;污泥的腐蝕性低,不會對管材造成腐蝕或磨損;污泥的流量較大,一般應超過30m3/h。優點,衛生條件好,沒有氣味與污泥外溢,操作方便并利于實現自動化控制,運行管理費用低。缺點,一次性投資大,一旦建成后,輸送的地點固定,較不靈活。
卡車輸送:適用于中、小型污水處理廠,不受運輸目的地的限制,也不受污泥性質、含水率的影響,也不需經過中間轉運,可以隨著季節的變化或地點的變化,把污泥直接運到進行利用或處理的地方。優點,方便靈活。缺點,運費較高。
駁船輸送:適用于不同含水率的污泥。優點,靈活方便,運行費用低。缺點,需設中轉站。對管道、卡車、駁船輸送綜合經濟比較列于表8-4。
表 8-4 管道、卡車、駁船輸送綜合經濟比較表
建設投資 | 運行管理費 | 輸送1m的成本 | |
管道輸送 | 1 | 1 | 1 |
駁船輸送 | 0.82~1.30 | 2.60~4.00 | 6 |
卡車輸送 | 2.25~7.00 | 27.0~34.0 | 30 |
注:以管道輸送的建設投資、運行管理費及每輸送1m距離的成本為“1“單位。污泥處理方案的選擇,應根據污泥的性質與數量;投資情況與運行管理費用;環境保護要求以及有關法律與法規;城市農業發展情況及當地氣候條件等情況,綜合考慮后選定。
(1)生污泥→濃縮→消化→自然干化→終處置
(2)生污泥→濃縮→自然干化→堆肥→終處置
(3)生污泥→濃縮→消化→機械脫水→終處置
(4)生污泥→濃縮→機械脫水→干燥焚燒→終處置
(5)生污泥→濕污泥池→終處置
(6)生污泥→濃縮→消化→終處置
如您在壓濾機、過濾工程選型中需要更多的過濾與分離方面的咨詢,歡迎來電(13732231928周經理)咨詢,